文章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04-10 点击次数:869次
核心提示:针对战时被掳往日本的中国劳工诉讼案中,被告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简称三菱公司)对上述案件提出管辖异议问题,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昨天下午召集原告和被告两方面的代理律师到场,并听取了双方的辩论。
记者会现场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 陈建军)针对战时被掳往日本的中国劳工诉讼案中,被告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简称三菱公司)对上述案件提出管辖异议问题,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昨天下午召集原告和被告两方面的代理律师到场,并听取了双方的辩论。之后,诉讼案原告代表及中国劳工索赔案律师团召开记者会,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
2014年2月26日,来自北京的张世杰等40名原中国劳工及遗属,首次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状告2家日本企业在二战期间强掳中国劳工至日本,使其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进行劳动并受到残酷虐待。这次提起诉讼的原告方是二战期间被强掳到日本原三井矿山和三菱矿业做苦役的中国受害劳工及遗属,被告是日本焦炭工业株式会社(原三井矿山株式会社)和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原三菱矿业株式会社)。
昨天下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三菱公司提出北京法院无管辖权的异议,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双方律师各自陈述意见,并展开激烈论辩。三菱公司方面称,此案的发生地在日本,对中国劳工造成的损害也发生在日本;当年中国劳工被抓走的地点不在北京,而在河北、山西等地,因此北京对此案没有管辖权,要求驳回原告的起诉。
中国劳工索赔案律师团律师康健(中)、张海彦(左)、邹强伦(右)
中国劳工索赔案律师团律师邹强伦称,中国劳工被强掳到日本作苦役,受到非人待遇。日方提出北京法院无管辖权的主张,其本质就是企图否认中国劳工身心遭受巨大痛苦这一侵害事实。
中国劳工索赔案律师团律师康健认为,本案不是一个简单的民事侵权案件,而是重大人权侵害案件。日本企业刻意强调强掳中国劳工的实施地,回避强掳中国人作苦役的历史背景,试图以简单的在哪儿被抓,哪儿就是侵权行为实施地的狭隘解释,来否认北京法院的合法管辖。康健等对三菱公司的托词进行了严厉批驳,称原中国劳工张世杰等人居住在北京、且作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主张在北京审理此案合情合理,日企的主张毫无道理。
此案原定于今年3月12日开庭审理,由于三菱公司向北京一中院提交的委托手续不完备,庭审不得不延后进行。
目前,在这40名原告中,只有两名原二战中国劳工健在,分别是现年94岁的牟汉章和90岁的张世杰,其他人均为遗属,也大都年过花甲。劳工遗属代表崔书平说,讨还公道的路即使再曲折,也不会放弃,一定要把这场官司打到底。